为什么企业在发展,我们的收入却停滞不前?著名经济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简·埃克豪特开创性地提出了“利润悖论”的概念,他认为只有充满竞争的市场才能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而包括AI革命在内的科技创新正在改善大众的日常生活。
科技飞速发展,经济日益繁荣,企业逐渐壮大,为什么普通打工人的收入却停滞不前,甚至每况愈下?收入不平等的现象持续加剧、劳动活力不断下降和岗位流动性越来越差、创业公司数量大不如前……当下的市场窘境是如何造成的?
著名经济学家简·埃克豪特( Jan Eeckhout ) 在他的研究中提出“利润悖论”的概念,即少数公司利用自身强大的市场支配力,破坏了本应正常运作的竞争性市场,在创造可观利润的同时却没有反哺社会。他在《利润悖论》的一书中描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少数公司如何通过并购和技术进步收获巨额利润,并为工人带来了极其不平等的结果。
“科技进步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极高活力,也帮助某些企业在市场中建起了难以撼动的支配力和统治力。高利润和高盈利能力转化为这些公司更高的股票估值。与此同时,一些小型企业发展和工人工资则陷入停滞。”埃克豪特告诉《周末画报》,在接受采访时,他身穿一身黑色毛衣,年轻而硬朗的脸庞显得神采奕奕,讲起话来快速有力。
埃克豪特是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ICREA研究所教授,伦敦大学学院经济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欧洲经济协会副主席,其研究领域主要关于劳动力、不平等以及市场理论。他是土生土长的比利时人,1998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和英国生活多年。他最新的著作《利润悖论》获得了Axiom商业图书大奖和普林斯顿大学劳工关系图书大奖。
效率和公平一直是经济学界激烈讨论的话题,其中关于市场不平等问题的著作更是层出不穷,较为有名的包括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班纳吉与迪弗洛的《贫穷的本质》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不平等的代价》,《利润悖论》则是关于此类问题的最新思考。
市场支配力的原罪
埃克豪特在《利润悖论》中阐明了在社会缺乏遏制市场支配力的有效机制时,大企业如何一味追逐利润导致劳动者工资下降、工作环境恶化,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创新和创业举步维艰。他表示,市场支配力给社会带来巨大成本。数据表明,美国通胀所导致的福利成本为GDP的1%,而市场支配力所导致的福利成本却高达GDP的7%。
埃克豪特用加价指数(售价与成本的比值)来衡量大企业的市场支配力。他发现,掌握市场支配力的大企业的加价指数一路飙升,因而即便在产品的销量和产量下降时也能够实现利润增长,于是它们会雇用更少的员工、投入更少的资本、生产更少的商品。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获取较高的利润,只有那些拥有市场支配力的大企业可以做到这一点。加价指数的提升,要么是因为企业抬高了售价,要么是因为它们削减了成本。拥有市场支配力的企业更有能力通过压低工资或解雇部分员工来降低成本。
2017年,埃克豪特教授和前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简·德·洛克成功计算出过去70年美国每个行业中各个企业的市场支配力指数,即加价指数。世界各地几乎都出现了市场支配力增长的现象。
埃克豪特在《利润悖论》中直指经济发展与收入停滞之间的悖论,解释普通劳动者受到的利益损害。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正在由“亲市场的”变成“亲企业的”,这种转变让大部分家庭成为弱势的一方,很多年轻人的事业和生活比父母那一辈人还要差。
简·埃克豪特在 TED 大会进行主题演讲
著名经济学家卡尔多曾指出,在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的收入占比一直较为稳定,是“卡尔多事实”这一经济术语的主要论点之一。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情况已经发生变化。
经济学家们观察到,在美国以及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中,除了最顶层的人,劳动收入占比—国民收入中分配给工资的那部分——已经显著下降。以美国为例,劳动收入份额已经从原来的占2/3左右,一路下降到了58%左右。近40年余间,美国平均工资未能跟上平均生产率的增速。在企业利润和工资比例上,埃克豪特发现,从1984年的5%一路上涨到2012年的43%。利润工资比的提高意味着企业的蓬勃发展并没有给员工带来什么好处。
埃克豪特给出的解释是,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商业效率和企业盈利能力,企业巨头获得了超额利润,但与此同时,它们不但没有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反而削减了工资水平,导致普通劳动者的收入下降。面临较少挑战的公司也缺乏创新或为员工提供高薪的动力。一个由强大公司主导的世界也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除了在待遇上面停滞不前,企业市场支配力也让劳动力市场的活力也日渐下降。埃克豪特特别谈到了“金表神话”的经济学概念。
所谓“金表神话”指的是,大多数人认为,我们的父辈和祖辈那几代人工作更加稳定,更不容易失业。年轻人会在当地的公司或工厂找一份工作,勤勤恳恳,升职加薪,直到退休的那一天。届时,员工会收到老板赠予的金表与谢词,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埃克豪特指出,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现在一份工作的持续时间平均延长了一年多,这意味着人们换工作的频率越来越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如今美国劳动力更换工作的意愿大约下降了三分之一。他认为,企业拥有市场支配力的积极一面是人们有了更多的工作保障,但消极的一面是一旦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会导致更多的不匹配和更少的工人流动性。人们获得晋升的机会变少,底层劳动力向上流动的速度变慢,最终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活力下降。
埃克豪特认为,这些现象阻碍了社会的阶层流动,大家越来越难以达成自己的职业目标,首当其冲的便是那些年轻劳力和初出茅庐的毕业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溢价已经增加很多,如今学历溢价并不适合所有上过大学的人。新冠疫情的确产生了影响,但经济衰退是相当温和的,生产没有出现严重的下滑,如果人们找不到工作,我认为这是暂时的,周期变化的频率存在差异。”
埃克豪特还指出,每一份新工作都来源于一家不断成长的公司,而一家公司能否长远发展则取决于能否持续创新。那些初创公司为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要比发展中企业或成熟大企业提供的岗位多得多。与40年前相比,现在新成立公司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
埃克豪特认为,市场支配力这种非良性的市场力量,会扼杀社会的经济活力,加剧不平等和阶层固化。如果没有更好的机会来确保竞争,甚至会导致灾难性的市场崩溃。
AI革命不会让工人贬值
对于企业市场支配力的起源,埃克豪特特别提到了企业并购和科技创新导致的规模经济。
他告诉《周末画报》,过去反垄断机构对于并购过于宽松了,他们的立场促成了部分企业的主导地位。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技术变革,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影响。“这些公司通过数字技术建立平台、研发代码建立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一旦有了客户群,就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规模。我们发现,技术变革的影响可能比企业并购更大,每当有快速的技术变革,就会创造巨大的规模经济。”
ChatGPT 在2023年引发了广泛关注
埃克豪特在书中引用卓别林主演的默片《摩登时代》指出,工厂工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套已经执行过千万遍的技术动作,试图抵挡住工业时代的滚滚洪流,在流水线和大机器中求得一线生机。埃克豪特认为,技术进步所带动的新增社会财富并没有被平均分配。虽然经济在整体上取得了进步,但绝大多数劳动力的境况变得更糟。那么数字时代的新技术是否会让劳动力变得毫无价值,在新技术的冲击之下,普通人如何求得生存?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创新,ChatGPT在2023年突然受到人们的巨大关注,它的火爆可能推动人类进入新的自动化浪潮。对此,埃克豪特表示,就像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在前几次工业革命中的地位一样,人工智能必然会成为下一波浪潮的通用技术。一方面,科技进步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极高的活力,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企业的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改善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然而,对于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力的威胁,埃克豪特认为ChatGPT并不危险。“像人工智能或ChatGPT这样的技术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容易。ChatGPT是一个复杂的搜索引擎,如同在谷歌或百度中输入信息,就能得到更好的答案。ChatGPT提供的信息被很好地整合,被包装得非常好,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经济价值的,虽然它所提供的答案中还会有很多错误。”他说,“人工智能将是非常积极的,这些技术能节省劳动力,人们会以更少的工作时间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时间去看足球比赛或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我不太担心人工智能会降低劳动的价值或取代劳动力。”
简·埃克豪特认为人工智能正促使社会进步,并不会对人类劳动力造成威胁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曾说,科技进步在大多数情况下看上去像是一种解药,但有时它也是一种毒药。“真正令人担心的是,人工智能可能被企业用来再次创造垄断和主导地位。一旦利用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公司创造垄断地位,他们就会向工人支付更少的工资,垄断公司也会获得更高的利润。”埃克豪特补充道。
反垄断走向何方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每个人固定的生产成本很低。比如Instagram或抖音,建立用户网络是非常困难的。一旦建立起来就可以添加尽可能多的用户,成本几乎为零。对于科技巨头赢者通吃的局面,美国政府也开启反垄断来遏制这种市场支配力。
今年2月,美国总统拜登呼吁针对科技巨头推进反垄断立法,这让亚马逊、苹果公司、Meta以及Alphabet等公司来到聚光灯下。根据历年的国情咨文,这也标志着“反垄断”一词自1979年以来首次在美国国情咨文中出现。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曾表示,创新才是打破垄断最好的内在武器,研发投入强度应成为衡量平台企业是否构成垄断的新标准。埃克豪特则认为,中小企业创新与可能跟不上大企业的规模效应无法对抗,真正可行解决方案之一就是让数据透明。
埃克豪特表示,反垄断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提倡竞争。面对数字时代反垄断的挑战,他认为,反垄断机构除了更加积极主动地减少并购,“更重要的是,反垄断机构将如何应对这些创造垄断地位的新技术。未来想要遏制市场支配力,必然逃不开数据与隐私这两个难题。”
埃克豪特表示,真正的问题不是数据过多,而是数据资源分布过于集中。谷歌等美国科技巨头可以轻松获取海量数据,其他公司却只能望洋兴叹。真正应该得到保护的是个人隐私,而不是企业数据。
数据信息是你与其他公司竞争的一种方式。通过你的数据隐私,可以增加你的主导地位。“信息越多就越透明,竞争就会越激烈。”埃克豪特说,“就像我可以用电话号码给你打电话一样,监管机构能做的是开放网络,在网络上有不同的竞争,像我们在电话网络上有不同的电信公司一样。即使你有一个大型网络的优势,你也有公司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客户。”
这就相当于数据具有互操作性,确保竞争的同时,又不破坏网络平台的规模效应。埃克豪特称,互操作性的折中方案,既不会刻意去挽救低效率公司的生存,也不能为了减少市场支配力就随意拆解高效率的企业巨头,浪费规模经济的潜力。这样既可确保高效率企业的竞争,也可以确保规模经济和先进技术的效率优势。
这种解决方案与2001年因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迈克尔·斯宾塞不谋而合。斯宾塞曾指出,针对大型科技公司的反垄断方面,传统的“分拆”以及一些观点提倡的“数字税”都不宜用于针对大型科技企业的反垄断。正确的方向是,以一种负责任的、经过深思熟虑的方式扩大数据的可访问范围,确保数据不为平台所独占,让目前和未来的所有机构,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金融机构都有机会获得数据,以便对他们提供的服务进行创新。
埃克豪特教授在《利润悖论》中除了探寻“工作”一词为何失去了往昔的光彩,更把分析焦点集中到了大企业与劳动者和小企业之间的对立,其中包括中小企业创新与规模效应、普通大学教育与技术更新、政府监管与市场支配力等三个方面的博弈,这将最终决定市场是否能够实现充分的竞争,使人们实现真正的公平。
埃克豪特指出,竞争必须满足某些特定条件,每个人都能获取完全的信息,市场不存在外部性、规模经济、经济摩擦,才能让亚当·斯密描绘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帮助市场为最多的人创造最大的利益。“只有朝着‘亲市场’、鼓励竞争的方向努力改革,遏制企业巨头的垄断势力,才能让市场健康发展,保证企业收益能够传递到员工身上。”
Q&A
Q =《周末画报》
A =简·埃克豪特
Q:您在书中指出,收入不平等的根源在于公司市场支配力增强。对于市场支配力的起源,您提到管理、科技创新导致的规模经济以及企业并购,哪一个是过去数十年的主要驱动力?
A: 两者都存在,也都有作用。在我们的量化研究中,反垄断机构对于并购过于宽松了,他们的立场促成了一些企业的主导地位。科技行业中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脸书在2013年和2014年与Instagram和WhatsApp的合并。另一个原因是技术变革,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影响。这些公司通过数字技术建立平台、研发代码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一旦有了客户群,就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规模。我们发现技术变革的影响可能比企业并购更大,每当有快速的技术变革,就会创造巨大的规模经济。
Q: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之下,人类劳动力的价值是否会变得越来越低?
A: 像人工智能或ChatGPT这样的技术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容易。ChatGPT是一个复杂的搜索引擎,如同人们在谷歌或百度中输入信息,就能得到更好的答案。它提供的信息被很好地打包了,包装得很好,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有价值的,虽然ChatGPT所提供的答案中还会有很多错误。我不太担心人工智能会降低劳动的价值或取代劳动力。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将是非常积极的,这些技术能节省劳动力,人们会以更少的工作时间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时间去看足球比赛或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真正令人担心的是,人工智能可能被企业用来再次创造垄断和主导地位。一旦利用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公司创造垄断地位,他们就会向工人支付更少的工资。
Q:如何有效遏制企业巨头的市场支配能力?
A: 市场竞争并不会导致市场低效率,是积极的。市场支配力量的产生是因为有太多的合并和收购,反垄断机构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减少并购,这会对竞争产生积极影响。更有趣的是,反垄断机构需要更加关注如何应对这些创造垄断地位的新技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每个人的固定生产成本很低。比如说Instagram或抖音,建立用户网络是非常困难的。一旦建立起来,可以添加尽可能多的用户,成本几乎为零。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监管机构能做的是开放网络。在网络上有不同的竞争,即使你有一个大型网络的优势,也会有公司通过降低价格来争夺客户。
Q:您在书中提到遏制市场支配力,关键在于信息透明,为什么?
A: 当信息保持私密时,竞争是很难的。因为数据信息是你与其他公司竞争的一种方式。通过你的数据隐私,可以增加你的主导地位。透明度对税收征收也有好处,有研究表明,如果信息保密,公司就会有更多的税务欺诈。信息越多就越透明,竞争就会越激烈。
采访、撰文—马杰
编辑—张古月
摄影—张杰
设计—海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