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明的每张专辑都是在讲述一个概念,这张专辑借用了李煜《清平乐》当中的“拂了一身还满”,但他想要表达的并不是钟情古典文学那么简单。
人气美食博主妖妖的家拥有一个种满了蔬菜和香草的空中阳台。而她的小小客厅则如同一个压缩版的美食小沙龙。她的各种朋友们总会为在此发现和食物有关的好玩东西而雀跃不已。眼下,妖妖的客厅里正散发着肉桂、红茶以及姜饼的甜香,这正是圣诞前夜的一个小小聚会。
由于“国际化”的速度不同,广州的西餐水平仍然比不上北京、上海,并非说本地的法餐、意大利餐不好,只是他们相对中规中矩,外面世界在一线餐饮上的潮流变化,在本地身上难以体现,即使是五星酒店的西餐也不过尔尔,毕竟我们缺少比较。但卢特斯法国餐厅的进入,大概可以改变这个局面。
说到螃蟹,许多人都会流口水,尤其是9月~12月之间,正是吃大闸蟹的季节。虽然关于阳澄湖的传说越来越多,甚至有人盖棺定论说那里已经没了商品蟹,但这依然抵挡不住人们对于螃蟹的热情。
TAVOLA的最大特色应该就是一览无遗的无敌江景吧。除此之外,视野辽阔、轻松惬意的露天座也是一大卖点。总而言之,在TAVOLA坐上半日,好似参加了一场浓缩版上海精华游。
在北京吃寿司还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首先是有类似NOBU这样靠谱的餐厅,其次,不像在日本吃寿司时那么累。吃饭不应该是一件放松的事情吗?为什么会觉得累?的确,可能在很多地方,吃饭都是一天当中最为放松的时刻,但在日本,寿司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尤其走进那些专门卖寿司的店里时,你必须要用一套潜规则和厨师交流(日本人管做寿司的厨师叫做板前,高级寿司厨师称之为板长)。
烘山芋和烤地瓜,好比南北两兄弟,同宗同脉,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风骨。本以为南方人通称其为“山芋”,北方则是“地瓜”,事实是,称呼和南北完全不搭界,比如河南人是“红薯”(名副其貌),天津人也称“山芋”,东北人叫“地瓜”,徐州地区称为“白芋”,陕西、湖北、四川和贵州是“红苕”,河北人则是“山药”,还有“毛芋头”的叫法……
“治愈系”,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名词。在伤心的城市里,人们时不时得需要一些温暖人心的东西。于是,治愈系的电影、治愈系的动画、治愈系的音乐、治愈系的摄影,甚至,治愈系的心理学也出现了。据说,开出一张治愈系的单子,或许会让一名忧郁症患者走出心灵困境。
作为台湾新生代导演的代表,陈正道为大陆游客设计了一条“拜访电影中的台北”的线路,其中可以看到一些台湾电影中出现的经典场景,或是经典影片的拍摄地。
可能是因为开在大陆的台湾美食过于不靠谱,我们之前在这方面的想象仅限于永和豆浆、三杯鸡。但是到了台湾,才发现真正的美食天堂在这里,无论昂贵的高档餐厅,还是便宜的街边小店,都能找到看上去干净、吃起来可口的饭菜……
台湾的美食千千万万,要想在短短的几天吃完的话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美食家韩良忆一开始便提醒我们的事,到了台湾可千万别贪心,选择一两条知名的食街,你便可以尽情饕餮一番,尽享台湾美味……
知名时装设计师吉承开的餐厅,便是这一家,叫做“原庐”,名字就很有一点文艺小清新的味道。凡是设计师开的餐厅,第一特色当然是餐厅环境,必须要有腔调。第二是味道,再有调调的餐厅,食物仍然是主角。原庐究竟如何,一探便知。
乘坐有着百年历史的古老电梯,上6楼,便是上海华尔道夫酒店新近开张的“蔚景阁”中餐厅。餐厅位于酒店老楼,众所周知,这里曾经是昔日著名的上海总会。因此餐厅的室内设计也力图和酒店的经典构造相称。
好吧,据说我们每个人已经变成了一张化学元素表,你懂的。在土地资源贫瘠和无良商贩并驾齐驱的今天,曾经的美味都被一一打上了黑色叉叉,米、蔬菜、水果、海鲜、禽肉无一不卷入这场黑色风暴,我们该怎么吃?厨师和美食达人们又会怎么吃?是在苦憋中放弃所有本该滋养我们身体的美味,还是大胆出击,寻找当下最安全的曲折美食路线?看看吧,有的人认养黑毛猪,安心地看着它一天天长大;有的多吃根茎类蔬菜以减少农药成分;还有的和朋友一起承包土地,在自给自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场关于美食的自卫反击正在悄悄上演。
最开始留意菲姐是她在电视里的节目,当时很费解,为什么一个台湾人教做菜的节目要叫做意大利生活馆,而且她教你做的还不是意大利菜。直到有一天逛王府井百货时才明白,原来这不仅仅是一档节目,还是一个厨具和厨房用品专营品牌。